轴承型号查询
轴承品牌
热卖轴承
当前位置:公司主页 》轴承知识 》技术:铝型材的电泳涂装工艺(二)
技术:铝型材的电泳涂装工艺(二)
作者:xingyang 时间:2010-12-02
轴承及轴承相关技术文章(轴承型号查询网提供) 关键字:轴承, 时间(min) 35~45 2.工艺过程 零件上挂具→化学除油→热水清洗→冷水清洗→出光→清水洗→硫酸阳极氧化 →冷水洗→烘干→染色→100℃热水封闭10min。 a.操作注意事项 (1)染色件阳极化时,浓度、温度、电压和电流密度避免用上限,时间应适当延长。 (2)除了染黑色外,需染其他色泽时,零件的材料应使用纯铝、防锈铝LF2和硬铝LY11、LY12。装饰性要求高者最好应使用高纯铝或高纯铝的铝镁合金。 二、故障和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1 氧化膜薄或有红色挂灰,抗腐蚀性能差。 原因分析 发生上述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 (1)硫酸含量和操作条件不符工艺规范 电化学氧化是铝件表面失去电子成为铝离子,然后与阳极上产生的新生氧结合生成氧化膜。氧化过程中在成膜的同时也存在着氧化膜的化学溶解。氧化膜的生成速度随阳极电流密度、电压的增大和溶液浓度、温度的升高而加速,随阳极化时间的延长而减慢。当然,氧化膜的化学溶解速度也随这些因素的增加而加快。氧化膜的生成与溶解是对立的统一体,是相互制约的。因而所定的工艺规范应根据零件的要求,通过实践总结出的最佳参数。 如果电位密度小、电压低、时间短,单位面积上溶解的铝离子便少,生成的氧化膜就较薄。如果溶液的浓度低,溶液中的离子少,溶液的导电率小,要达到同样的电流密度,浓度低的溶液其槽电压比浓度高的槽电压来得高,而硫酸电化学氧化一般是控制电压的,所以当溶液的浓度低时,在规定电压下,电流密度就小,生成的氧化膜也就较薄。溶液的温度低时,溶液的粘度大,离子运动慢,溶液的导电率小,在规定的电压下,电流密度就小,生成的氧化膜当然就薄。反之,氧化膜厚,但氧化膜的溶解也加快,且会形成疏松粉末状的氧化膜。 (2)零件装得太松,夹具与导电棒接触不良 若分析硫酸含量的检查操作条件都符合工艺规范,就应该检查零件的装夹情况。如零件装夹太松,并且已经位移,就会造成导电不良,以致氧化膜薄。 (3)夹具上的旧氧化膜未除尽 若硫酸含量和操作条件符合工艺规范,装夹也正常,此时就应仔细检查夹具,如夹具上的旧氧化膜未除尽,则零件装夹在有薄层氧化膜的夹具上导电不良,氧化膜生成速度变慢而使得氧化膜薄。 (4)氧化液中含铜离子过高 处理方法 对于原因1,操作者必须严格控制工艺规范。 对于原因2,解决方法是退除氧化膜,重新阳极化,不过此法对光洁度有一定影响。如果零件有精度要求,可在非工作面上边装夹,边用夹具轻轻擦去零件上的氧化膜,使夹具装夹在擦除氧化膜的部位,然后进行补氧化。 对于原因3,可将零件拆卸下来,退除净夹具上的氧化膜和零件上的氧化膜,或用夹具擦去装夹处的氧化膜,重新进行氧化,使得到正常的氧化膜。 对于原因4,只有更新电解液才能消除弊病。 故障现象2 氧化膜疏松有粉末状。 原因分析 产生疏松氧化膜的原因有两点: (1)工艺规范控制不当 前面已经指出,在氧化过程中氧化膜的形成和溶解是同时进行的,氧化膜的化学溶解会造成氧化膜的疏松,甚至产生疏松粉末状氧化膜。氧化膜的溶解速度与溶液的温度影响较大,它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加速。另外氧化时间长,溶液浓度浓,也会产生疏松氧化膜。电流密度过大或电压过高时,产生的焦耳热使零件发热,导致零件周围的溶液温度升高,加快氧化膜的化学溶解,造成氧化膜疏松,或产生粉末状氧化膜。所以,严格控制工艺规范是防止氧化膜疏松的重要因素。上一篇:技术:铝型材的电泳涂装工艺(一)
下一篇:技术:铝型材的电泳涂装工艺(三)